高血压体检做什么
原发性的高血压是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的,高血压检查不仅仅只是血液的检查,还应该有其它检查项目综合考虑。那么,高血压体检做什么?
1、血常规: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,但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,伴畸形红细胞,血红蛋白高者血液粘度增加,易有血栓形成并发症(包括脑梗塞)和左心室肥大。
2、尿常规:早期病人尿常规正常,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,可有少量尿蛋白,红细胞,偶见管型,随肾病变进展,尿蛋白量增多,在良性肾硬化者如24小时尿蛋白在1g以上时,提示预后差,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,管型主要是透明和颗粒者。
3、肾功能:多采用血尿素氮和肌酐来估计肾功能,早期病人检查并无异常,肾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可开始升高,成人肌酐>114.3μmol/L,老年人和妊娠者>91.5μmol/L时提示有肾损害,酚红排泄试验,尿素廓清率,内生肌酐廓清率等可低于正常。
4、胸部X线检查:可见主动脉,尤其是升,弓部迂曲延长,其升,弓或降部可扩张,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有左室增大,有左心衰竭时左室增大更明显,全心衰竭时则可左右心室都增大,并有肺淤血征象,肺水肿时则见肺间明显充血,呈蝴蝶形模糊阴影,应常规摄片检查,以便前后检查时比较。
5、心电图:左心室肥厚时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大或兼有劳损,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标准不尽相同,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差不大,假阴性为68%~77%,假阳性4%~6%,可见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不很高,由于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,左房舒张期负荷增加,心电图可出现P波增宽,切凹,Pv1的终末电势负值增大等,上述表现甚至可出现在心电图发现左心室肥大之前,可有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。
体检项目有哪些
现在人们愈来愈关注自身的健康,所有每年的定期的体检少不了。体检就是做一个全身的检查。那么,体检项目有哪些呢?
外科:主要检查皮肤、淋巴结、脊柱四肢、肛门、疝气等。
内科:主要检查血压、心肺听诊、腹部触诊、神经反射等项目。
一般形态:主要检查身高、体重、胸围差、腹围臀围等,评估营养、形态发育等一般情况。
妇科检查:已婚女性的检查项目,根据需要行宫颈刮片、分泌物涂片、TCT(超薄细胞学刷片)等检查。
耳鼻喉科:检查听力、耳疾及鼻咽部的疾病。
眼科:检查视力、辨色、眼底、裂隙灯,判断有无眼疾。
口腔科:包括口腔疾患和牙齿的检查。
检验科: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、血生化(包括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血糖、血脂、蛋白等)、血清免疫、血流变、肿瘤标志物、、微量元素等检查。
放射科:进行胸部透视,必要时加拍X光片。
辅诊科:包括心电图、B超(肝、胆、胰、脾、肾、前列腺、子宫、附件、心脏、甲状腺、颈动脉)、TCD(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,判断脑血管的血流情况)、骨密度等项检查。
感冒了能去体检吗
气温慢慢下降,许多人还没适应早晚温差的变化,一不小心就感冒了。感冒可能会影响一些体检的结果,那么感冒会影响体检吗?
对于入职体检要求非常严格的单位来说,比如公务员体检、事业单位体检或是入伍体检等,感冒可能会影响入职,建议应该在感冒恢复以后,再考虑进行体检;如果是一般的企业,入职要求不是特别严格,感冒通常不会影响入职,是可以去参加体检的。
体检感冒会影响哪些项目
一、血常规,会出现有白细胞降低,淋巴细胞增高,如伴有感染可引起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。
二、胸片,有些人可能无明显改变,而也有些有轻度肺纹理改变。
三、如有发热,心电图检查可有窦性心动过速,或早搏等。
四、若是服用了感冒药后去做入职体检对于体检结果的影响也会更大:
1、服用素、药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,出现转氨酶异常升高的情况。
2、服用大量止咳糖浆,会对血糖浓度有影响。
35岁后多久做一次体检
体检是体格检查的简称,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的身体检查。是医疗的诊断环节,是针对症状或疾病及其相关因素的诊察手段。那么,35岁后多久做一次体检好呢?
如果是健康人,应该每一至两年做一次常规体检;如果体弱多病的人可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常规体检。
如果自身没有感觉到存在不适症状,一般这体检项目就是一些常规项目,例如: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血压、心电图、血脂、血糖、肝功能、肾功能、B超、胸片检查等。如果存在某些不适还需要根据症状再进行一些专项的检查项目的。例如甲状腺功能、肺活量、视力、听力、眼底检查等等。体检的程序一般是在空腹的前提下完成抽血化验和腹部超声检查,然后再检查其它项目。
应该充分认识体检的重要性,一定要有健康管理意识。体检的主要目的在于查找存在哪些可能引发疾病的苗头,这样我们才能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。一定要重视医嘱。面对医生给出的改善建议,必须坚持遵照执行。如果主检医生建议做进一步检查,必须及时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。但是,我们也不能依赖体检,常规体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,不可能排除所有的健康隐患,因此身体一旦出现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诊。定期体检一般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应该遵循就诊医生的具体建议,确实能够做到有病早发现和早。